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1的文章

生孩子的理由

圖片
 現在大家都說,少子化是國安問題,如果不從這個愛國的理由,還有什麼理由應該生小孩呢? 當時年輕的自己,在26歲結婚時,除了很堅決的說要到三十歲才生小孩,其實並沒有細想為什麼要有小孩。不過隨著年齡漸長,身邊有人在考慮該不該生小孩時,我也開始想,沒有孩子,我會有怎樣的人生? 也許在三四十歲時,我可以過得更從容些,但會不會更有成就,我想也不會,因為我的性格不是這樣汲汲營營的人。可是到了五十歲,我覺得如果膝下無子,我可能會過著空虛的生活。因為愛美的我,總是在意自己的皮囊,看著鏡子裡,青春不再的臉龐,敵不過地心引力的臉部線條,變老的感覺,其實並不好啊。可是因為兒子,我還想著明年後年甚至十年後的未來,我想知道長大的他過著怎樣的生活,做怎樣的工作,他的另一半是怎樣的人,許許多多的想像讓我對未來還是充滿好奇和欣喜,這些情緒已經超過我對自己衰老的恐懼。 所以生孩子對我而言,是一個自私的理由。為了老年的自己,不是養兒防老,是給自己一個安然老去的晚年,在已經風燭殘年時,還能歡喜的迎接新年的到來。

媽寶誤國

圖片
台灣傳統的男人其實是被寵壞沒有長大的孩子。 在家打老婆兇小孩,在家外面則膽小懦弱,或是在工作場域欺負新人,遇到老闆就維維諾諾,以及沒有智慧的老人,只會嚷著敬老尊賢。基本上都是一種習慣用霸凌行為來和周圍環境互動的弱者。 這種男人從來沒有脫離青春期。但是很諷刺的是,這樣的男人其實又是女人自己製造出來。他們的媽媽很高興生下這名男嬰,因為重男輕女的觀念,讓這名女性的地位在夫家因為生下男嬰而開始穩固。於是除了母愛,為了保有這樣的地位,當然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好這個護身符。又或者想親手打造這個男孩,讓他成為可以炫耀的名牌,於是各種違反兒童心理學的教養方式就會出現,而這些終究是有代價的,這就是我們社會目前充斥的媽寶。 越來越多的女孩知道,媽寶不能嫁,因為除了這個懦弱的男人,你還必須面對他的強勢父母親,意味著讓自己陷入終身被霸凌的地獄。也許這就是台灣目前生育率很低的原因,因為女孩們已經看清楚現實,想體會愛情,可以追韓劇,畢竟在我們的社會,愛情是敵不過這樣的媽寶文化。    

大數據時代

圖片
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資料庫在大腦裡,我們每天所做的決定,都是大腦根據一直以來所搜集的資料,立即做下的判斷。所以我們很重要的一個任務,就是要不斷擴展自己的資料庫,才能讓自己在重要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。所以孩子從小要提供給他多方面的刺激和學習。然而目前從小學開始,孩子放學後就被關在安親班,功課做完後繼續寫各種的測驗卷,不斷的反覆練習,讓小學的考試沒有一百分,就是家長不負責安親班太爛。這種只專注在單一面向的學習,讓應該不斷刺激的大腦固化,讓原本不笨的孩子,終其一生沒有什麼成就,而固執沒有彈性的腦,更是社會的毒瘤。小學的成績真的不算什麼,父母這個階段應該要盡可能讓孩子接觸各種學習和刺激,就算經濟不充裕,閱讀也是很好的吸收經驗和知識的方法,不要只限定孩子閱讀跟學校科目相關的書,才能讓他的大腦的資料庫豐富。

奴隸之國

圖片
處在21世紀,我們一直有一個錯覺,覺得自己活在一個自由的社會,可以自己選擇工作,可以有自己的生活,表面上好像這樣,但是實際上我們還是過著奴隸的生活。越來越方便的科技,讓奴隸根本無法劃清工作與生活的界線,奴隸和老闆(CEO)的薪水差距,從三倍變成三百倍,奴隸們幫企業賺的錢,進了老闆和股東的口袋,奴隸的薪水永遠是那麼的微薄,至於不聽話的奴隸,更是輕易就被主人丟棄,墜入社會的底部,永不翻身。 奴隸即使一帆風順獲得升遷,也無法進入自由人的世界,更多的責任,雙邊不討好,老闆不斷的要求業績,其他奴隸覺得跟你對立,在不斷地消耗中,衰老的更快,人的身體無法承受持續性的壓力,所以崩壞在瞬間,而一個奴隸的消失又算什麼? 當自己覺得夠了,就該離開,只有在我們的生命中,我們才是主人,當個卑躬屈膝的奴隸,即使崩壞,主人只會再找一個新奴隸,並不會因此流淚。

旅程的終點

圖片
從出生開始,人就不停的往終點前進,這段旅程對現代人來說,有點長,平均壽命都到了84歲,所以對一般人來說,中間會有一段時間,因為忙碌,忘了自己的旅途從未停止,忘了自己越來越接近終點。不過更可悲的是,有人因為忘了而不願去接受,人終將一死。看著爸爸在生命的最後,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,無法和我們做最後的告別,最後一刻,我只能對他說,會好起來,沒有道別的結束,我心裡一直有遺憾啊。 不能接受現實,會讓自己無法好好生活,尤其在有限的時間裡,到底自己還想做些什麼,應該盡量去執行。對我來說,只是活著的日子,何必浪費地球資源?如果是過著每天被外傭推出來曬太陽的日子,我並不想長命百歲。我不怕死,只怕在病床上太久。

運動

圖片
疫情嚴重,待在家裡,生活變得規律,每天下午彈力帶訓練和運動公園快走,交換進行。 以前非常不愛運動,老是覺得運動很費時間,老師的工作常常無法跟著下班時間一起放鬆,所以一有空,想追劇想看書,想給大腦不同的世界,放掉一些壓力。當時不知道,其實運動才是對大腦最好的放鬆和養分。這樣的無知讓我很對不起自己的身體,希望現在開始還不算晚,我希望能給小廷三十年的時間,自由的飛翔,不用擔心我們的健康,等到我們離去時,五十幾歲的他,已經經歷過這個世界,已經夠堅強自己活下去。 (2021/06/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