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8的文章

學校啊, 學什麼?

學校啊, 學什麼? 整個教育體制,為了迎合衰敗的社會,選擇忽略人性,用華美的詞藻包裝教育目標--競爭力,國際觀。 用粗糙的評量--考試,來決定人的價值。 學生們在學校,陪著老師演著開明創新的教學改革這齣戲,然後放學後去補習班寫考卷,相信補習班才能確保自己進入一流的大學。 但是人啊,不是這樣就能覺得幸福快樂! 整個隨時把拼經濟掛在嘴邊的社會,以績優為目標的長官們,始終忽視人文的培養,認為人文學科不能賺大錢,不能保證找到好工作,寧可讓教育變成支離破碎的才藝班,也不願靜下心思考,什麼樣的知識可以讓人安身立命。 於是在膚淺競爭的學校裡,只有壓力,所以有些人選擇逃避生命的痛苦,有人選擇結束,而順利長大的孩子,也成了冷酷自私的社會幫兇,成為平庸的邪惡。 大家總是在嚷嚷的國際觀,到底是什麼? 會講英文? 知道如何去旅行? 在外商公司上班? 美國詩人Emily Dickinson (1830--1886),一生老是待在她的閣樓裡寫作,不喜歡與人互動,沒有到各地旅行,然而她的作品傳承了近二百年,跨越了時空,到底 universal 比較厲害,還是international ?

什麼樣的老師?

什麼樣的老師?       我們的社會期待怎樣的老師?  在即將登場的 108課綱底下的教育環境,每一位老師必須具備以下的特質: 1. Full Dedication and Flawless Passion to Education     每一位老師必須以學校教育為生活的全部,不能有個人的嗜好,不能牽掛愛人家人和親人,因為除了學校上課時間,家長下班後老師還要用Line向他們會報今天的校園生活,如有家長不滿意,還得立即提出改進方案。 2. Endless Creativity     每位老師必須有無盡的創意,因為課堂上不能無聊,評鑑想看到的是活動照片,學生的作品集,然後學校和家長希望在歡樂中,把學生送進台清交政大。 3. Multiple Talents     只有一種專長的老師是不被認可的,因為108課綱的要求,除了專業科目,還有多元選修,校定必修,微課程,自主學習課程,每位老師必須每一種都要能夠上手。 有廉價的教育嗎? 具備這些資格的人還會想當老師嗎? 一個初任老師薪資不過四萬多元,如果有以上資格的優秀青年在任何領域應該都可以得到認可,待遇會更好,環境也會更友善。因為老師再優秀,底下的學生是不可知的變數,他們並不在乎老師的知識,他們想要的是像綜藝節目般的多變五光十色的課程,盡管知識密度低,好玩就好。而多數家長的反智加上勢利,在他們眼中,老師就是保母,不可以教他們不喜歡的知識。 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,互相矛盾的人格特質 一個有創意的人,天馬行空的腦袋常常不耐煩一板一眼的體系,而老師這份工作除了上課,收不完的回條,點不完的名,還要管遲到翹課上課玩手機的孩子,這些瑣瑣碎碎的事很讓人崩潰。怎麼可能一個人的腦袋裡住著兩個完全不同個性的人,想必老師也是瘋了! 具備各種才華的人存在中學校園裡嗎? 除了天才外,我們在大學或是研究所裡的學習過程,能專精一項知識已經很優秀,所以當一個老師自信滿滿的說他可以開各種課程,究竟他是天才還是騙子啊? 反省 以上的特質我都沒有。教了三十多年,到現在每天上課前還要花好幾個小時備課,而上課時對於學生睡覺也束手無策,回條永遠收不齊,作業老是有人遲交,然後多元選修課上得自己玻璃心碎滿地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