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日子

最近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,退休後要做什麼?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從開始醞釀要離開,就不斷的在跟自己對話。當時浮現的念頭都是恐懼,不知道沒有了老師的頭銜,我要如何重新去面對社會?失去職業的保護傘,我是怎樣的人呢?

關於人生,想得再多始終是無解啊!

回頭想想,每個人生的轉折點都不是我事先規劃的。高中的我沒想過要當老師,所有師大相關科系全被我刪除,那時那個住在花蓮的鄉下女孩,幻想只要離開這片大海,她的未來很多采多姿,世界很寬廣,日子絕對不會是在一個學校待了22年,每天開著車看著一成不變的風景。

既然生命如此不可測,即將進入人生後半段的我,需要的不是人生藍圖,而是克服我的恐懼,我必須去面對脫下一切外在包裝後真實的自己,看看在忙亂的日子裡錯過了什麼,更要學會和走過這些歲月後的我相處。

學生的成就留在教學的生涯裡,清空33年的歷史後,再來就是重新認識自己。

所以退休後要做什麼?

「過日子」--這是我的答案。  

       
將辦公室座位淨空的最後一刻
        已經不知陪伴我多久的窗外風景,再來的景色不會有框架了吧?


留言

  1. 就像是所有原創小說的類型裡,我覺得書寫難度最高的就是「種田文」。倒不是說主角一定從事農耕,而是作者設定要書寫的內容就是「日常生活」,沒有步步驚心的鬥爭,沒有過關升級的考驗,就是瑣事的堆疊,這樣到底要怎樣才能吸引讀者,而又要怎麼決定故事的開始與結束?超困難的。
     
    過日子,看似雲淡風清,其實並不簡單啊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沒錯,以往雖然不喜歡工作上的壓力,但是這些壓力佔去了大部分的時間,所以可以理所當然的忽略生命中其他的面向,我曾經跟學生說,我們被工作佔領,沒有思考和行動的自由,因此職業的英文是 occupation。
      當離開佔領區,不再是奴隸時,要學會當主人,不然就成了廢人,一輩子只是個奴隸和廢人,想起來令人心驚啊!

      刪除
    2. 確實啊,這就是素養的展現啊。素養不是由外人教怎麼過生活、更不是由師長負責將知識和生活相結合,而是每一個人自己決定要怎麼生活。素養是教不來的,那是個人的生命哲學,絕不是在學校教育裡被「訂製」的。

      刪除
  2. 我想起自己退休那年,剛好參加了一場睽違幾十年的小學同學會。會中,有同學問我,退休了,要做甚麼啊?

    我只回答:好好過生活~~

    妳一定可以活出全新的自己的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akuai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們真的有默契,居然給出一樣的答案! 看來我們兩位該組個退休女子團,等到暑假人潮結束後,出來聊聊吧!

      刪除
    2. 好啊~等夏日人潮散去,來個秋日退休小聚吧~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什麼樣的老師?

悠閒的人是在凝視上帝的窗口